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接收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发布者:张新颜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

一、学院概况和办学优势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山东财经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财政金融系。其后,在经历了“文革”中断办学、1978年恢复办学、1986年山东财政学院财政系和税收系创建、2011年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的重新整合之后,正式定名为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学院拥有财政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财政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财政学与税收学两个本科专业;专业所属的应用经济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排名位列全国前20%,为山东省属高校应用经济学科最高等级。学院在其发展史上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部分杰出教师代表如左敏教授和郝书辰教授也从学校领导岗位走向社会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在学科发展上,财政学专业先后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004)、山东省品牌专业(2006)、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2006)、教育部特色专业(2007)、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项目(2007)、《财政学》省级教学团队(2010)、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2011)、山东省强化重点学科(“十一五”)以及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十二五”),2013年财政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入选山东省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2017年,“十三五”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现代财政制度研究基地”和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新旧动能转换与政府财力配置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财政学专业入选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税收学专业入选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下设“两系一中心”,即财政系、税收系及财税实验中心;另设置了财政、税务、预算和公共经济等4个研究所。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专任教师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0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均衡、发展潜力大、创新精神强的学术梯队。学院有多位教师担任重要学术兼职,现有全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财政学会理事1人,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人,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1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1人,山东省税务学会副会长1人。

财政税务学院近几年依托于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和财政学博士点建设,围绕着财政分权理论与体制优化、税收理论与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防控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等方向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财政部共建联合研究项目、山东省重大财经应用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20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财政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部;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财政理论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2项;拥有山东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和孵化团队各1个。在社会服务方面,为全国及山东省财税财务与金融等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在职人员1万多人次。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加大科研在地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学院于2017年5月27日在济宁成立淮海财金研究院,并与济宁市任城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学院积极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向国家部委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智库智囊作用,有多项研究报告获得国家部委领导与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政策建议被多个省部级文件采纳应用,社会服务的特色和成果日趋凸现。

学院突出以实践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胜任能力为核心,以“知识+技能+综合素养”三位一体框架为指引,注重财税专业素养和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学校前列,考研升学屡创佳绩。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达91.67%,已成为山东省财税高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利用专业教师资源、校友资源与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平台,积极组织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14年开始的“山东省‘第一书记’工作状况”校级重大专项调研团队和从2017年开始的“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校级重大专项调研团队在服务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为省委省政府献言献策,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19年《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财政支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及机理研究》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20年《智绘乡村——打造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智绘”模式》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工作内涵转变与效能提升研究——基于对山东省八年的追踪调研》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累进创新专项奖,《地方政府影子银行金融风险传染效应研究——以城投公司信托融资为例》获全国三等奖。

二、招生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

2.已获得学士学位且工作三年以上或者满足学校规定的其他学位资格条件,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

三、教学管理

(一)课程学习阶段(第一阶段)

1.由学院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形式采取教师讲授、课程辅导与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确保授课时数和质量。

2.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研究生课程共开设学位公共课、专业课等相关课程,参照财政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实施教学计划,申请人修完规定课程并通过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跨学科申请学位人员须根据培养方案要求补修本科课程。学校对其课程学习水平予以认定,课程成绩归入申请人学习档案,研究生院进行审核并提供课程结业证明。

3.课程学习阶段为一年半,不脱产学习,周末线下、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授课

4.结业考试各学期末举行所开设课程的期末考试,课程考试成绩由学院统计后上报学校研究生院统一录入存档管理,学员若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研究生院进行审核并提供课程结业证明。

5.水平考试。申请人须参加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是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务院学位办每年组织一次。申请人须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申请人须自缴纳课程学习费用之日起,五年内通过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且成绩合格,方可进入“学位申请”阶段。

(二)学位申请阶段(第二阶段)

全国统一考试通过后,在学院协调和双向选择原则下,学员确定研究生指导老师,开展学位论文撰写。按要求提交学位论文,外审盲审通过后进行答辩。通过答辩后可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颁发的经济学硕士学位证书。

四、报名手续及收费标准

1.报名手续

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2张近期同版一寸彩色照片、在职申请硕士学位项目学员登记表到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舜耕校区)802办公室报名。

2.收费标准

1)学位课程学习费:20000元/人,学制一年半学员注册缴费后,因故不能参加学习或者中途放弃学习,则视作自动退学,按相关规定不退费用。

2)论文指导及答辩费:10000元/人学位论文开题后,因故不能完成论文撰写等事项,则视作自动放弃学位申请,按相关规定不退费用。

3.所有收费请学员本人在规定期限内统一交至“山东财经大学校园统一支付平台”,严禁通过任何方式向个人转账缴费并让他人代为缴费。学员任何通过个人转账等方式由他人代为缴费,致使“山东财经大学校园统一支付平台”无相关缴费到账记录或者缴费金额不足的行为,学院一律不予承认,其损失和后果由学员个人完全自担。

五、报名地址及电话

联系地址: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办公楼802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82911984

 

2025年5